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开辟新的天然气进口通道,努力实现进口多元化,迄今为止已经初步建成西北、西南、海上三条天然气进口通道。
2006年起,我国开始在广东进口液化天然气,以满足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需求,由此正式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09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我国开始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管道气。今年7月,中缅管道建成投产,西北、西南和海上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今年9月,中俄签署东线管道供气协议,预计于2018年开始供气,成为第四条进口通道。
短短6年间,全国天然气进口量快速攀升,从9.4亿立方米增至424亿立方米,年均增速高达88.7%。与此同时,天然气进口多元化进程加快推进。其中,2012年陆路进口天然气220亿立方米,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少量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随着中缅管道的贯通,2013年陆上进口气量将接近280亿立方米。海上进口主要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长期合同气。另外,来自尼日利亚、俄罗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的现货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12.8%。
未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和进口都将快速增加。预计2030年需求将达到5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将由目前的5.4%提升到13%左右,我国将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3700亿立方米,需要进口天然气1800亿立方米。
当前,我国石油进口大多通过海上通道,距离远、成本高、风险大。而天然气进口则主要通过陆上通道,兼具成本和抗风险等多种优势。因此,加快并加大天然气多元化进口力度,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分散供应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和经济利益,充分利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通过“六个结合”有效推动天然气多元化进口战略实施。
一是在天然气供应上实现国内气与进口气相结合。加大国内天然气生产力度,加快国内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稳步推进多元化引进力度,共同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二是在进口通道上实现陆上与海上相结合。以重点资源国和周边国家为重点,继续完善现有三大进口通道,开辟新的进口通道,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多元化引进国外天然气的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建设中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卡塔尔、加拿大等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基地。四是长、短期天然气贸易相结合。既要以长期合同确保供应的稳定可靠,又要以短期合约和现货贸易为必要补充,平衡供应波动和价格风险。五是管网优化与应急储备相结合。在持续优化天然气配送管网的同时,加快储气库设施的建设节奏和规模,提高应急储备调峰能力。六是国家安全与区域安全相结合。推动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亚洲主要消费国及地区合作与共享,构建天然气供应和安全合作网络,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推进管网互联互通。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