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刚过不久,太行山上寒气逼人。从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成庄采气作业区郑村采气站驱车近1个小时,来到巡线点,郑村站副站长张鹏正蹲守在郑村-022井抽油机旁查看设备。这个27岁的小伙子已经在太行山中工作了3年,通过不断摸索,苦练内功,练就了对设备故障“闻声切诊”的硬功夫。
成立于2011年的郑村站驻守在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包括张鹏在内共有21名员工,负责维护山西煤层气分公司187口煤层气排采井、7台负压抽排设备,以及180多公里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输气管线。日均产气量36.9万立方米,是老区稳产的重点区块。 冬天的煤层气井很“娇气”,大伙像照顾亲人一样对待它们。为了做好防冻堵工作,站里密切关注压力变化和气量变化,及时采取放水、扫线、加注甲醇等措施,确保不冻堵一条管线。以7天为1个周期,他们要把187口单井全部走遍。如果发现管线泄漏,他们要在两天内迅速排查所有管线,找到泄漏点。最远的井开车需要1小时左右时间,遇到雨雪天气,工人们就只能背着测试仪器步行巡线。通过巡线,对于每口井的产气产水状态、设备运行状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他们都要了然于心。 前不久,分公司要进行管线改造停输,张鹏为此带着员工们凌晨4点开始准备,出发到各个站点放空火炬。产量是关键,为尽可能加快进度,抓紧一切时间提前恢复输气,郑村站所有员工紧盯作业施工现场,全面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整整两天的时间,大家睡了不足6个小时。 “从区域试采到建站后这3年,我们始终在站里工作。建站初期,两人一组守着辖区内的十几口井,吃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板房里,夏天热得睡不着,冬天冻得伸不出手。因为两个大男人不会做饭,光方便面每个月都要吃掉几箱。”想到3年前的艰苦,张鹏现在已满是笑意。“工作再怎么累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孤独。一个人值班的时候就自己跟自己说话。山里没信号,过年的时候举着手机到处转,甚至爬到了板房顶上才和家里人通上话。” 站里是轮休制,没有节假日之分。在大伙心中,敬业不需要理由,服从不需要借口。每逢节假日,大家都会互相谦让。副站长张小勇已经连续两年在站上过年了。 3年的时间,大伙看着采气站越来越红火,也越来越繁忙:郑村站的单井已经由原来的80口增长到187口,日产气量翻了近3倍。作者:佚名 中国石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