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恒翔油脂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是生产各类真空油脂和特种润滑脂的专业公司,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生产经营企业,具有几十年专业生产真空油脂和特种润滑脂的生产经验。

NEWS

新闻中心

西北油田:转型发展 “绿色”领跑

2014-02-27 10:24 来源: 作者:

  近年来,西北油田分公司的绿色经济发展像一支离弦之箭,破空疾进。

  然而,从传统能源模式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西北油田经历了阵痛,环保投资逐年增高,仅2013年,西北油田在环保工作投资总额约1.5亿元,成为历年之最。但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节能减排和“绿色”创效约1.7亿元,也创出历史新高。

  “目前,分公司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围绕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进清洁生产,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分公司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虽然许多环保项目投资不会收到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仍然大力推进专业化环保管理,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为建设一流油公司的长远大计而不懈地努力。”西北油田总经理刘中云说。

  更专业的管理

  2月12日,西北油田环境监测站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复评审,标志着西北油田持续拥有开展认可范围检测项目的能力。

  推进环保工作专业化管理是西北油田重要策略,副总经理胡广杰说:“绿色低碳不是喊出来的,需要有资质去科学验证。目前,我们建立了背景值等环境监测数据库,为后期开发建设和环境风险预警提供依据。同时建立了环境监测跟踪、监督、反馈机制,环境监测率达到了100%。”

  西北油田安全环保监督大队是集团公司首家甲方安全环保监督机构,通过对环保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督察,促使甲乙双方在源头上开展清洁生产,实现工区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同时,西北油田建立了地方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和环评单位的定期联络、协调机制。在环评报送评估前,组织分公司内部审核后,邀请新疆专家进行预审,提高了评估通过率。环评报告采用分批次集中报送评估,确保产能建设项目环评报批及时,做到依法、守法经营。

  环保工作专业化管理的深入推进,为西北油田绿色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更有力的减排

  1月25日,塔河一号联合站放空火炬缓缓熄灭,火炬放空气回收系统成功投产,彻底结束了外排燃烧来不及回收的天然气的历史。

  该站副站长王川说:“系统投运后日均回收天然气近3万方,每年预计实现经济效益超过一千万元。”

  而这只是西北油田下定决心熄灭放空火炬的坚实一步,这项工作在2012年开始实施,全年通过火炬熄灭工程回收天然气8475万方,年创效近亿元。

  同时,各项节能减排工作捷报频传。

  2013年,西北油田单位油气综合能耗与年度指标相比降低1.66%,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年度指标相比低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随钻废弃泥浆不落地达标处理、污油泥处理、天然气回收等项目的实施,西北油田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全年实施随钻不落地作业18口井,单井节水600方、减排1800方;处理污油泥4.80万方,生产净化油7100吨。

  所辖主要油气生产单位均通过新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取得经济效益1987万元,节约清水12万吨,节电116万千瓦时。通过实施钻井液回收制度,回收泥浆7.40万方,较上年增加0.56万方,废弃泥浆由原平均单井排放1800方下降至1350方。

  更深入的创新

  1月底,西北油田发电一厂索拉机组余热利用工程主体完工。

  “这项工程利用索拉燃气发电机组排放的高温尾气给冷水加热,然后将热水供应给附近的单位用于生产和生活供暖使用,每年可节约天然气1400余万方,创效千余万元。”该厂设备科长冯斌说。

  而这只是西北油田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创新的冰山一角。以电代油、以气代油、向太阳“借绿”等一系列的环保新技术正蓄势待发。

  记者日前去TP335井钻井现场时,柴油机的咆哮声和阵阵浓烟不见踪迹。电力技术员刘扶新说:“我们2013年选择了TP335井、TP337井等四口井试行‘以电代油’技术,在井队铺设电网以高压电力驱动钻机钻井,解决了柴油机驱动钻井方式导致成本高和污染大的难题,每年每口井节约柴油费用150万元。”

  高效利用天然气是西北油田近年重点工作,目前天然气利用率为100%,所有的发电站均使用油田自产的天然气,从2001年至今发电总量已达20亿千瓦时。在没有发电站的新区,推出“以气代油”措施,避免使用柴油发电造成浪费和污染。2013年,西北油田在跃进2井区建成了9.6MW的天然气发电站及10KV线路,为6台钻机供电。

  同时,西北油田在光源充足的大漠实施“向太阳借绿”技术。2013年,AT22井建设首座光伏发电站,一举解决了该井的生活用电需求,成本仅为数万元。

  更专业的管理,更有力的减排,更深入的创新,处在绿色低碳发展突破关键时期的西北油田,将乘势而上,一往无前!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