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说,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
姜洋表示,过去十年,中国期货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市场功能逐步发挥。目前期货上市品种总数达到42个,商品期货覆盖了农产品(000061,股吧)、金属、能源和化工等主要产业领域,金融期货领域也实现了权益类和利率类产品的突破,到去年底国内期货市场的成交量、成交额和保证金分别比10年前增长了14倍、48倍和20倍。
姜洋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和金融市场改革都对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了需求。为此,证监会将加大期货品种创新步伐,扎实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配合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出其他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研究发展期权、指数、碳排放权等,配合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动其他国债期货品种、股票指数期货、交叉汇率期货及金融期权等研发上市。
姜洋还强调,在深化场内市场建设的同时,将积极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促进场内场外市场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研究发展多层次商品市场,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需求,推进市场的对外开放,在商品期货品种上引入境外投资者。
随后发言的上期所理事长王立华透露,已完成原油期货相关配套文件初稿。官方期许国内原油期货的推出能成为亚太地区原油定价基准之一和全球性原油期货市场。
王立华认为原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品种,关系到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创新,将建立一个希望能吸引境外投资者、生产商、贸易商、消费者的市场。
据悉有关上期所原油期货的相关设计规则已经确立了“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原油期货方案,交割标的物选取中质含硫原油,采用人民币或美元计价和结算,积极争取外汇实行总额控制、统一监管、敞口额度内自由兑换方案,实行保税原油实物交割,使得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都能有效参与市场。同时将拓宽和提高信息数据发布的渠道、范围和频度,提升上海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力。
王立华表示,目前原油期货上市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完成了相关配套文件初稿等,同时梳理了相关法规规则,对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提出修订意见,并完成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的调研和初步方案的拟定。
在技术方面,交易所的交易结算等系统,期货公司会员端、银行端系统,以及周边系统的改造测试都在推进中。有关部门还研究拟定了境外会员和投资者参与原油期货的路径,商定了资金管理和监控的主要机制。在人员配备方面,对有国际原油期货实战经验的专门人才将进行全球招聘。
作者:佚名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