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新疆霍尔果斯计量站在线计量仪表上就显示,中亚天然气向中国“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输气达到千亿立方米,日均输气量为8516万标方。
截至记者发稿,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稳定运行5年。新疆霍尔果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陈家正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入境天然气质量和安全,霍尔果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辟绿色通道,实行365天24小时检验检疫模式,并创新监管手段,制定专门作业程序,在日常监管、定期申报、查验放行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验监管模式,并建立起了天然气远程电子监管系统,对天然气品质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确保优质能源顺利进入中国。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经新疆霍尔果斯入境,目前已实现了ABC三线并行,入境后与国内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可保证沿线4亿人口的生活燃料供应。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天然气占能源消耗比例从3.9%增长到8.9%。天然气用量的大幅增长也使得中国首条跨境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作用凸显,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从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获悉,长庆油田采气二厂2014年天然气年产量突破80亿立方米,达到80.08亿立方米,相当于建成一个年产640万吨当量的油田。这一陆上特大型采气厂,已成为确保首都北京、华北地区及陕西天然气供应的主力气源地。
据了解,长庆油田采气二厂开发的榆林、子洲、神木三个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气藏,常规技术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长期以来,采气二厂大力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探索实践出“多层系、多井型、大井组、立体开发、工厂化作业”独特的气田开发模式,顺利建成20亿立方米/年的气田生产骨架工程和天然气处理厂。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改造升级,长庆采气二厂有效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仅用3年时间就顺利完成传统油气生产企业向新型现代化大型采气厂的转型发展。长庆采气二厂的负责人表示,采气二厂2014年生产的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为北京市所有居民提供5年的生活用气,为7万多辆出租车提供5年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100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55万吨。不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还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