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地表动植物死亡后,与泥沙等混合组成沉积层,经历漫长的压缩和加热的作用后形成的。明明是从地底涌出来的,为什么要叫石油?
石油这个名字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最早提出的。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唐代段成武在《酉阳杂俎》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沈括看到后实地考察,认为其“生于地中无穷”,为在当地推广此物生火、点灯,减少树木砍伐,沈括给他起了个新名字“石油”。光看“石油”这个名字,一股厚重感便油然而生。
当然,石油虽然确实“生于地中”,但并不是“无穷”的,用石油直接点燃实在太浪费。石油本质上是多种烃类(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醇、酯、杂环化合物等。既然是混合物,因其产地不同、成分不同,其颜色、密度、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也不同。颜色有紫红、金黄、墨绿、褐黑、透明等,沸点从30度到零下60度不等。但石油的主要成分既然是烃类,那么就有大部分烃类共有的性质:
1.密度都比水小。无论是直链烃、环烃抑或是芳香烃,其密度都小于1g/cm3,也就是比水小。所以才会有“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的记载。因此说石油重,不是指他的密度大,而是指其相对分子质量大。根据沸点不同,石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在200~600之间,而水的相对质量只有18。这样来看,石油确实很“重”。
2.不溶于水。所有的烃类都不溶于水,石油也是这样。但可以通过添加特殊的乳化剂将其乳化。
3.碳原子数小于4的烃在常温状态下是气体。我们平常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石油分馏中最先分馏出的产物;而碳原子数越大的烃其密度也越大,用来铺路的石油沥青就是碳数极高的复杂烃类。所谓“重”,也可能是指石油中的沥青馏分重。
1.石油的单位也很特殊,其有一个独有的国际单位“桶”。由于各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桶油的质量也不同,每桶大约在0.136~0.142吨之间。1桶=42加仑(美制),1加仑(美制)=3.78543升,所以1桶=158.99升,大约是两个成年男子的质量总和。人们对石油“重”的印象可能来源于此。
2.除此之外,石油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发展重工业的必需品,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人们对其“重”的印象也可能来源于此。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在人们生活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业原料而非燃料。就连石油馏分中直接塞到发动机里燃烧的汽油和柴油,近些年也被清洁能源逐渐替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