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恒翔油脂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是生产各类真空油脂和特种润滑脂的专业公司,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生产经营企业,具有几十年专业生产真空油脂和特种润滑脂的生产经验。

NEWS

新闻中心

高温润滑脂选择中的常见误区及解析

2025-01-16 14:27 来源:百家号 作者:爱在星辰大海

高温润滑脂在许多高温环境下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它却存在着一些误解。其中之一便是将滴点与实际使用温度混为一谈。滴点确实是衡量高温润滑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有些商家可能会过度宣传其产品的滴点,例如标出380℃的高滴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高温环境下该产品能够持久耐用。实际上,某些产品的实际使用温度可能远低于其滴点。此外,传统观念认为使用温度应低于滴点20-30℃,这种观点并不总是准确。例如,膨润土润滑脂虽然无滴点,但其在高温下可能并不稳定,因为基础油在200℃左右就容易氧化挥发。对于矿物油基础的高温润滑脂,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为它们往往会迅速形成积碳和结块,导致滴点这一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失去意义。因此,在确定高温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时,除了考虑滴点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参数,如高温下的稠度、抗氧化能力等。

误区二:高温耐久性并非唯一考量

举例来说,有两种润滑脂,一种在210℃环境下能持续使用一个月,但在250℃时则流动迅速,其“耐温”标为210℃;而另一种在210℃下仅能使用一周,但在250℃时能维持更久,其“耐温”标为250℃。若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10℃,应如何选择?需注意的是,除了氟油、硅油等特殊润滑脂外,大多数合成基础油的润滑脂在超过250℃时挥发速度会加快,而在超过300℃时,往往需要固体添加剂来提供润滑。实际上,能够在超过300℃高温下长期保持不干燥的润滑脂并不多见。因此,在选择润滑脂时,应依据实际温度来挑选合适的,而不仅仅看重耐温数值的高低。

误区三:稠度并非衡量高温耐久性的唯一标准

有人误以为在夏季高温环境下,选择更稠的3号油脂会比2号更不易流失。然而,在温度低于四五十度时,3号油脂确实比2号流失得稍慢一些。但当温度超过100℃时,相同类型的1号、2号、3号高温脂在耐高温性能上并无显著差异。

误区四:点燃油脂并不能准确判断其耐高温性
润滑脂在高温下失效,主要表现为熔化流失和干涸结块两种形式。在正常的高温环境下,润滑脂的流失或挥发变干是自然现象,除非达到特定温度并遇到明火,否则不会发生燃烧。因此,通过点燃来判断润滑脂的耐高温性是没有意义的。例如,“点不着的润滑脂就是好油”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全氟聚醚虽然不燃烧,但硅油同样不燃烧且润滑性较差。再比如,“点燃后自灭的润滑脂就是好油”,这种说法也不全面,因为某些稠化的润滑脂,如膨润土等,虽然不易点燃或自灭,但其价格低廉、滴点不足且残留物多,并不能说明其性能优越。

误区五:油脂的颜色与其性能无关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各组成部分的颜色可能不同。此外,加工工艺也会对润滑脂的颜色产生影响,有时还会加入特定颜色以进行区分。例如,含有石墨等固体添加剂的润滑脂通常呈现黑色或深灰色,而全氟聚醚则一般为纯白色。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色油脂并不总是氟类油,不同价格的白色润滑脂在性能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油脂的颜色与其性能联系起来。


大家在选择高温润滑脂时,务必避免陷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