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倡导全员担责的文化。然而,现实中,许多工厂却因过度管理而疲于奔命,甚至被所谓的“管理”所束缚,这无疑阻碍了企业的创新与进步。
轴承的润滑方法主要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两大类。要充分发挥轴承的性能,关键在于根据其使用环境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在探讨润滑脂时,我们需了解其组成,包括基础油、增稠剂和添加剂。选择润滑脂时,应依据轴承的具体使用条件,因为不同商标的润滑脂在性能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常见的轴承润滑脂包括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等。在填充润滑脂时,应适量,通常以占满轴承内部空间的1/2至1/3为宜,高速运转时则减少至1/3,避免过多的润滑脂导致轴承运转时温度上升。
润滑脂的选择
在选择润滑脂时,首要考虑的是其工作温度范围。关键指标包括滴点、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滴点通常用于评估高温性能,而轴承的实际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10-20℃。对于合成润滑脂,其使用温度则应低于滴点20-30℃。
另外,轴承的负荷也是选择润滑脂的重要因素。在重负荷条件下,应选择针入度较小的润滑脂,以确保足够的油膜强度和极压性能。
此外,环境条件也不容忽视。例如,钙基润滑脂由于其不溶于水的特性,更适合在干燥和水分较少的环境中使用。
轴承的润滑油
在高速、高温的环境下,脂润滑可能不再适用,此时可以采用油润滑。润滑油通过循环可以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轴承温度。粘度是润滑油的关键特性,它直接影响润滑油的流动性和摩擦面间的油膜厚度。对于轴承的工作温度,润滑油的粘度通常应控制在12-15cst范围内。在高速运转时,应选择较低的粘度,而在重负荷条件下,则应选择较高的粘度。常用的润滑油包括机械油、高速机械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变压器油和气缸油等。
润滑油方法
油浴润滑:这是最常用的润滑方法之一,适用于低、中速轴承。在油浴中,轴承的一部分浸入油槽,由旋转的轴承零件带动润滑油飞溅,再流回油槽。需要注意的是,油面应略低于最低滚动体的中心。
滴油润滑: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定量供应润滑油的轴承部件。滴油量应控制在每3-8秒一滴,以避免过多的油量导致轴承温度升高。
循环油润滑:通过油泵将过滤后的润滑油输送到轴承部件中,使用后的润滑油再经过过滤和冷却后循环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度,适用于高速运转的轴承部件。
喷雾润滑:利用干燥的压缩空气经喷雾器与润滑油混合形成油雾,喷射到轴承中。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度,还能防止杂质侵入,特别适用于高速、高温的轴承部件。
喷射润滑:利用油泵将高压润滑油经喷嘴直接射入轴承中,随后润滑油从轴承另一端流入油槽。在轴承高速旋转时,其滚动体和保持架会带动周围空气形成强劲气流,此时常规润滑方法难以奏效,因此需要采用高压喷射方式将润滑油精准送至轴承内部。喷嘴的位置应妥善安置在内圈与保持架中心之间,以确保润滑效果最佳。
滚动轴承的润滑剂与润滑方式选择颇为关键,它直接影响到轴承的性能和寿命。在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多采用脂润滑或油润滑,而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也可能采用固体润滑。脂润滑因其简便性和优越的密封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约有80%的滚动轴承都采用此法。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脂润滑的优缺点。脂润滑的优点包括:装置简单,无需额外润滑装置;不易泄漏,维护保养方便;同时具有密封作用,能有效防止外部杂质侵入。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摩擦较大、散热效果不佳,导致允许的转速相对较低;此外,在高温环境下,润滑脂的基础油可能发生蒸发和氧化变质,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油润滑则更适合高速旋转的轴承,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它能有效带走轴承内部的摩擦热,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同时还能清除轴承内部的磨损微粒和尘埃,实现与齿轮等周围零件的共同润滑。